2022年最后的全球“惊雷”?一文读懂:日本央行今天究竟做了什么
時間:2023-01-20 12:06:39 來源:
天長新聞網
觀點網 臨近年關,錢景“京城一哥”遠洋集團(1.1, 0.09, 8.91%)動作不斷。遠洋億授億出洋太 12月15日,年終據遠洋集團官微顯示,信后該公司一次性獲得了中國工商銀行(3.84, 0.01, 0.26%)500億元綜合授信支持。售成 久旱逢甘霖,都遠實際上,古里股權隨著監管層面接連射出信貸、錢景債券、遠洋億授億出洋太股權“三支箭”,年終房地產行業融資業已松動。信后 遠洋此番牽手工商銀行,售成意味著金融活水正不斷流向這類優質房企,都遠未來企業的古里股權資金端將進一步改善。 同日晚間,錢景遠洋集團、遠洋服務(2.38, -0.12, -4.80%)、太古地產(19.3, -0.32, -1.63%)接連發布公告稱,遠洋集團、遠洋服務計劃以55.5億元的代價,向太古地產出售成都遠洋太古里50%股權。 對遠洋而言,出售成都太古里能實現現金回流,更是踐行企業不動產中輕資產化戰略的重要一步。 一邊是大額授信,一邊是回籠資金,對遠洋集團而言,臨近年關,已迎來了“錢緊”向“錢景”的轉變。 500億授信在前 遠洋終于等來了“又一支箭”。 自11月21日,央行、銀保監會召開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提出要“穩定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投放”等要求以及“金融16條”頒布之后,陸陸續續有100多家房企獲得銀行授信,60余家銀行向房企授信總額度4萬億左右。 其中,從獲得授信額度看,綠城最多為4000億元,其次是萬科、碧桂園(2.85, 0.16, 5.95%)均超過3000億元,然后是美的置業(13.36, 0.86, 6.88%)1000億元。 在鋪天蓋地的喜訊中,資本市場亦在等待“京城一哥”遠洋集團的好消息。 12月15日,靴子終于落地,遠洋集團一次性獲得了中國工商銀行500億元綜合授信支持。 遠洋集團官微顯示,與中國工商銀行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擬向遠洋集團提供500億元的綜合授信支持,雙方將持續深化銀企戰略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 根據協議,工商銀行將在綜合授信服務、房地產新增融資服務、房地產存量融資服務以及其他金融合作等領域與遠洋集團展開全面合作,并將積極支持遠洋合理的融資需求,提供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債券承銷與投資、房地產并購融資及其配套服務、租賃住房融資、預售資金監管保函、境外融資、內保外貸等綜合融資服務,利用其金融資源和產品優勢,助力遠洋集團長期穩健發展。 除此之外,此前于11月29日,山東工行與遠洋集團等10家房企達成戰略合作,提供意向性融資總額不低于200億元。 盡管授信僅是銀行對房企作出的口頭承諾,并不是實際能夠獲得的融資,但對于遠洋來講,確實需要一場及時雨。 一方面,盡管授信不能等同于貸款發放,但擁有授信額度確實企業貸款的關鍵一步,后續,遠洋集團有極大的可能將上述500億元授信、200億意向性融資額度轉換為真實資金活水,實現資金端的“解渴”。 另一方面,今年以來,遠洋集團的評級不甚樂觀。9月16日,惠譽將遠洋集團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和高級無抵押評級從“BB+”下調至“BB”,所有評級仍維持負面評級觀察。 11月14日,惠譽再度維持該評級及負面展望?;葑u認為,遠洋集團的財務靈活性仍對其評級形成支撐,盡管遠洋資本的債務管理可能會對其信用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而此次大額授信,足以說明在金融機構嚴重,遠洋集團的經營層面和財務層面良好,這將對緩和遠洋集團的信用形象,提振資本市場的信心有帶來較大的支撐。 成都太古里交易 不過,對遠洋集團而言,授信額度并非真金白銀,畢竟實際貸款投放過程中,要根據企業情況、風控要求、準入條件等,確定實際貸款額度。 在此情況下,企業需要能看得見的資金來補充錢袋。 同樣是12月15日,遠洋集團聯合遠洋服務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計劃出售成都遠洋太古里項目的50%權益予太古地產,作價55.5億元。 公告明確,遠洋集團、遠洋服務計劃分三次交割上述權益。 其中,第一期交割后,遠洋集團控股及遠洋服務各自在目標集團的權益由50%下降至35%,此番交割的代價為10億元;第二期交割后,遠洋服務將不再擁有物管公司的任何權益,代價為5900萬元;第三期交割,遠洋集團將不再擁有目標集團的任何權益,代價則為44.91億元。 實際上,成都遠洋太古里是遠洋和太古合作的一個標桿。在該項目當中,遠洋更多是負責前期的工程建造與成本控制等,而開業后的招商運營,則主要由太古負責。 項目于2015年4月正式開業,2019年以超75億元銷售額成為國內銷售額最高商業項目之一。因此,成都遠洋太古里也被看作是內地商業地產的一個標桿。 針對此次出售,市場看法大多是“籌錢”,畢竟今年以來遠洋集團已多次通過資產出售方式回籠資金。 例如4月,該公司以約30億元向中國人壽(12.22, 0.28, 2.35%)出售北京頤堤港一期項目公司股權;6月出售位于豐臺區麗澤商務區的北京銳中心項目,交易價格50.15億元;7月,市場消息傳遠洋集團以質押成都遠洋太古里項目50%股權為代價,向中國人壽籌資約40億元。 隨后的10月,遠洋集團向中國人壽地產平臺國壽置業出售了北京中國人壽金融中心10%股權,交易對價為2.33億元;11月,遠洋集團向遠洋服務出售位于北京及深圳的兩處物業,對價7736萬元…… 不可否認,出售資產是企業回流資金的最快方式,且在地產行業融資普遍收緊的大環境下,通過此類方式進行籌錢保障償債資金,是穩定市場信心、守住信用底線的最優解。 今年以來,遠洋集團接連提前償還5億美元票據本息、兩筆ABS共計8.75億元;11月中旬,完成一筆10億元公司債的如期兌付,至此年內到期信用債均已償還完畢。 與此同時,從遠洋集團轉讓的資產來看,大多以重資產商辦物業為主,加上本次成都遠洋太古里50%股權的出售,在回收資金之外,更重要的意義或許是優化資產配置、推動不動產中輕資產化。 據了解,早在2021年10月,遠洋集團聯合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機構投資者等共同發起當前國內寫字樓市場最大規模的美元基金,吹響中輕資產化運營的號角。 多筆資產轉讓后,遠洋可以在保留項目輕資產運營管理權的同時,將持有的重資產物業置換為現金,實現資金的回流。 責任編輯:馬婕